马草也。
《周礼·圉人职》:‘良马,匹一人。驽马,丽一人。’
圉人所养,亦非马草也;颂人举其强骏者言之,于义为得
也。《易)曰:‘良马逐逐。’《左传)云:‘以其良马
二。’亦精骏之称,非通语也。今以《诗传》良马,通于
牧马草,恐失毛生之意,且不见刘芳《义证》乎?”
《月令》云:“荔挺出。”郑玄注云:“荔挺,马薤
也。”《说文》云:“荔,似蒲而小,根可为刷。”《广雅》
云:“马薤,荔也。”《通俗文》亦云马蔺。《易统通卦
验玄图》云:“荔挺不出,则国多火灾。”蔡邕《月令章
句》云:“荔似挺。”高诱注《吕氏春秋》云:“荔草挺出
也。”然则《月令注》荔挺为草名,误矣。河北平泽率生
之。江东颇有此物,人或种于阶庭,但呼为旱蒲,故
不识马薤。讲《礼》者乃以为马苋;马苋堪食,亦名豚
耳,俗名马齿。江陵尝有一僧,面形上广下狭;刘缓
幼子民誉,年始数岁,俊晤善体物,见此僧云:“面似
马苋。”其伯父纟舀因呼为“荔挺法师”。纟舀亲讲《礼》名儒,尚误如此。
《诗》云:“将其来施施。”《毛传》云:“施施,难进
之意。”郑《笺》云:“施施,舒行貌也。”《韩诗》亦重
为施施。河北《毛诗》皆云施施。江南旧本,悉单为
施,俗遂是之,恐为少误。
《诗》云:“有渰萋,兴云祁祁。”《毛传》云:
“渰,阴云貌。萋萋,云行貌。祁祁,徐貌也。”《生》云:
“古者,阴阳和,风雨时,其来祁祁然,不暴疾也。”
案:“渰”已是阴云,何劳复云“兴云祁祁”耶?“云”当
为“雨”,俗写误耳。班固《灵台》诗云:“三光宣精,
五行布序,习习祥风,祁祁甘雨。”此其证也。
《礼》云:“定犹豫,决嫌疑。”《离骚》曰:“心犹豫而
狐疑。”先儒未有释者。案:《尸子》曰:“五尺犬为
犹。”《说文》云:“陇西谓犬子为犹。”吾以为人将犬
行,犬好豫在人前,待人不得,又来迎候,如此往
返,至于终日,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,故称犹豫。或
以《尔雅》曰:“犹如麂,善登木。”犹,兽名也,既闻人
声,乃豫缘木,如此上下,故称犹豫。狐之为兽,又多
猜疑,故听河水无流水声,然后敢渡。今俗云:“
狐疑,
虎卜。”则其义也。
《左传)曰:“齐侯痎,遂痁。”《说文》云:“痎,二
日一发之疟。痁,有热疟也。”案:齐侯之病,本是间日
一发,渐加重乎故,为诸侯忧也。今北方犹呼痎疟,音
“皆”。而世间传本多以“痎”为“疥”,杜征南亦无解
释,徐仙民音“介”,俗儒就为通云:“病疥,令人恶
寒,变而成疟。”此臆说也。疥癣小疾,何足可论,宁有
患疥转作疟乎?
《尚书》曰:“惟影响。”《周礼》云:“土圭测影,
影朝影夕。”《孟子》曰:“图影失形。”《庄子》云:“罔两
问影。”如此等字,皆当为“光景”之“景”。凡阴景
者,因光而生,故即谓为景。《淮南子》呼为“景柱”,
《广雅》云:“晷柱挂景。”并是也。至晋世葛洪《字
苑》,傍始加“彡”,音於景反。而世间辄改治《尚
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庄》、《孟》从葛洪字,甚为失矣。
太公《六韬》,有天陈、地陈、人陈、云鸟之陈。
《论语》曰:“卫灵公问陈于孔子。”《左传》:“为鱼丽之
陈。”俗本多作阜旁车乘之车。案诸陈队,并作陈、
郑之陈。夫行陈之义,取于陈列耳,此六书为假借
也,《苍》、《雅》及近世字书,皆无别字;唯王羲之
《小学章》,独阜旁作车,纵复俗行,不宜追改《六
韬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左传》也。
《诗》云:“黄鸟于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