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下客

繁体版 简体版
夜下客 > 百家姓、颜氏家训、朱子家训、三字经 > 第39章 三字经8

第39章 三字经8

扰乱。人有短处,千万不要揭发,别人有见不得人的事,

不要去宣扬。称赞别人好,自己也就好,人家知道了,更

要勉励自己。揭发别人的坏处,就是一种罪恶,对别人恨

得厉害,就会招来祸害。互相勉励行善,双方都积了德,

有错不规劝,双方在道德上都欠缺了。

[注释\\]

①《礼记·坊记》:“善则称君,过则称己,**作忠。

……善则称亲,过则称己,**作孝。”(成绩归皇帝,过失

归自己,这就是忠。……好处归父母,过错归自己,这就

是孝。)

②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恶,称人之恶者,恶,居下流而

讪上者”。(应该厌恶那种说人家坏话的人,应该讨厌那种

地位低下而攻击统治者的人。)

③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言人之不善,当如后患何?”

(说人家坏话,后患来了,该怎么办呢?)

[原文\\]

凡取与,贵分晓,与宜多,取宜少。

将加人,先问己,己不欲,即速已①。

恩欲报,怨欲忘,报怨短,报恩长②。

[译文\\]

拿人家的东西、给人家的东西要分清,给人家的要多,

拿人家的要少。打算怎样对待别人,先要问问自己,自己

所不想要的,就应该立刻停止。有恩要报,有怨要忘,报

怨是短处,报恩是长处。

[注释\\]

①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在邦无怨,

在家无怨。”(自己所不想要的,不要加到别人身上。这样,

在社会上工作时没有怨恨,在家也没有怨恨。)

②《论语·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,何如?’子曰:

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(有人问孔丘:“拿德

来回答怨恨,怎么样?”孔丘回答:“又拿什么来报答德呢?

应该拿正直来回答怨恨,拿德来报答德”。)

[原文\\]

待婢仆,身贵端,虽贵端,慈而宽①。

势服人,心不然,理服人,方无言。

[译文\\]

对待佣人,重要的是保持主人端庄的态度,但也还要

仁慈宽厚。以权势压人,人心不服,用道理来服人,才能

使人没有话说。

[注释\\]

①《礼记·儒行》:“温良者,仁之本也。敬慎者,仁

之地也。宽裕者,仁之作也。”(温良是仁的根本,恭敬和谨

慎是仁的基础,宽裕是仁的开始。)

[原文\\]

同是人,类不齐,流俗众,仁者稀①。

果仁者,人多畏②,言不讳,色不媚。

能亲仁,无限好,德日进,过日少。

不亲仁,无限害,小人进,百事坏。

[译文\\]

同样是人,但高低贵贱各不一样,一般的俗人多,仁

者少。如果真是仁者,人们都敬畏他,他说话不遮掩,态

度不逢迎。亲近仁者,就有很大好处,德行日益增进,过

错日益减少。不亲近仁者,有很大坏处,坏人就要接近你

了,什么事都要坏了。

[注释\\]

①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君子不仁者有矣夫,未有小人而

仁者也。”(君子中不仁的人也有吧,小人中却不会有仁者。)

②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子夏曰: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

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(子夏说:君子有三变:远远地望

去严肃可畏,靠近时显得温和,听他说话却很严厉。)

(本章完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