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下客

繁体版 简体版
夜下客 > 百家姓、颜氏家训、朱子家训、三字经 > 第42章 三字经11

第42章 三字经11

诸子百家。《说命》言“念终始典于学”,《周颂》言“学有缉熙于光明”,朕所以朝斯夕斯至今弗辍者也。

书亦六艺之一,朕每念心正笔正之说,作字自来未敢轻易,喜临摹古法书,考其源委。又《礼记·射义》称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,以立德行者莫若射。故圣王务焉。《易大传》言:弧矢之利以威天下。朕自少习射,亦如读书作字之日有课程,久之心手相得辄命中,用率虎贲羽林以时试肄。念祖宗以来,以武功定暴乱,文德致太平,岂宜一日不事讲习?朕凡此既以自勉,还用督率汝曹。

《周书》曰:“不学墙面,莅事惟烦。”孔子曰:“少成若天性,习贯如自然。”盖蒙以养正,盛年力学,如朝日舒光。元良国之根本,支庶国之藩附。朕深惟列后付托之重,谕教宜早,弗敢辞劳。未明而兴身,亲督课东宫,及诸子以次上殿,背诵经书,至于日昃。还令习字、习射、覆讲,犹至宵分。自首春以及岁晚,无有旷日,每思进修之益,必提撕警诫,斯领受亲切。汝曹生长深宫,未离阿保,熏陶涵养正在此时,尚其爱日惜阴,黾勉勿怠,故复谆谆欲令汝曹皆知吾心也。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穷理格物,多识前言往行,是惟作圣之功。汝曹今日为子弟,他日为人父兄,取资匪远,当思吾言。

——选自《圣祖仁皇帝御制文》

【译文】

我自幼刚学走路,刚会说话时,就恭敬地接受庄严而仁慈的祖母的教诲:凡是饮食、走路、言语都有规矩法度。虽然平日独居一处,也不敢超越忘记这个教诲。稍有不是,就加倍监督责罚。就是依靠这个严格要求,我才能有所成就。我八岁继承皇位,祖母著书训诫幼小的我说:“自古称做皇帝难,百姓众多,皇帝以一人之尊统治天下,生养抚育,没有不伸长脖子仰望着皇帝。要深思得民心才能得国土,使天下百姓都过着富裕安乐的生活,皇位才能永远继承进行下去的道理。你可要注意宽容、仁慈、温良、恭敬,举止庄严,说话谨慎,日夜勤勉,以继承祖宗未完成的功业,这样才能使我放心。”我听了这些话,恐怕不能遵守这个大训,只是说:“我只有自强不息,使功德日新月异。探求学问是百事的根本,没有学问的人则恶行会日渐萌发。”所以我自小读书,深感做学问的重要目的,就在于努力探索真理,求得知识,使上天之德、帝王之道,贯通始终,修心养性,不然就无法立身、齐

家、治国、平天下;不然也就无法得到权势的应用。于是我每天都有学习课程,孜孜不倦,以此为乐。虽是帝王所学,不必专门组织章节与句式,但由博览到专精,这是先哲的遗训,想必能网罗古籍上的记载,搜求研讨艺文,唯此,才能增长见闻,充实增加自己的精神智慧。我在处理**之余,就讲习儒家经典、研究《周易》学问,对《太极》、《西铭》的义蕴,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的微旨,时常聚精会神地品味。依次翻阅历朝史书,考究得失,再从旁涉及古文诗赋、诸子百家。《尚书·说命》说:“要始终挂念于古代书籍。”《周颂》说学问可以使人得到光明。这就是我之所以朝夕坚持不懈地求索的原因吧!

书法也是六艺之一,我每次想到心正才能笔正之说,写字从来不敢轻易下笔,喜欢临摹前人书帖,考究其本末。又《礼记·射义》上说:能够达成礼乐之道,而且可以具体计算、实施,用以培养德行的,不如射。所以,圣贤君王从事于射。《易大传》:弓箭的效能在于威震天下。我自小习熟箭射,也如读书写字一样每天必修,练习久了,得心应手一发就能命中,常用此率领勇士羽林军按时习射,每当想到祖宗向来都是用武功戡定暴乱,以文德引来太平,怎么可以一天不演练呢?我平常既以此自勉,又以此督促你们。

《周书》说:“人若不学,就如面壁而立,处理政事一定烦琐无方。”孔子说:“少成如天性,习惯如自然。”大概都是蒙童时期养成的好品德。少壮勤学,如朝阳放出的光芒。元辅良臣,乃国之根本,宗室乃国之屏障。我深感列位太后托咐之重,对后代的教育应当及早,不敢推托辛劳。天未亮就起身,亲自督教皇太子和诸子,依次上殿,背诵经书,直到太阳西斜。以外还命他们习字习射,复述经书,直到夜半。从年头到年尾,没耽搁一天。每当想到进修的得益,必须提醒告诫他们,使他们亲自领受。你们生长在深宫大院,未离保育,正是熏陶品学、涵养性情的重要时刻,要爱惜时光,努力不怠。因此,我再谆谆告诫,要让你们都知道我的心意。木受准绳就直,金得磨砺就利,探究事物的道理,多懂得前贤的嘉言懿行,这是想当圣贤必备的功夫。你们今天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