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下客

繁体版 简体版
夜下客 > 百家姓、颜氏家训、朱子家训、三字经 > 第45章 三字经14

第45章 三字经14

茶做饭,不觉麻烦困难,才能准时供应。厨房间早晚都不准用灯火,不但要节省费用,而且恐怕昏暗不注意卫生,以致饮食伤人,这事虽小,但是出于养生的一个环节,所关系的方面极大。况且家人各有各的事务,终日勤劳辛苦,而饮食不能准点,哪里还有一点温存怜悯之心呀!如有故意违犯,必先斥责首要分子,以此警戒其他人。

十五、每月初十、二十五两天,所有本家族的人,不论地位辈分高低,男女老少均于当天聚会,各自叙述所见所闻,或以良善丑恶作为教训,或以勤劳懒惰作奖惩,或理所当然要干,或理所当然不能干的,彼此各抒己见,依次说下去,各自洗耳恭听。按照事情本身的状况,从反面去观察,加以劝勉检点,这就是德业相勉励,过失相规劝的意思。聚会可轮流主持,先排定日期,某人是某天,如遇有他事,不能主持,就要请下次主持人代劳。主持者只用茶点,不得摆酒。如当天有祭祀,会宾客以及有别的兄弟来往,或遇大寒大暑,大风大雨,就暂时免去。谁无事不赴会,这就是自暴自弃的人。聚会的场所不拘,只要便于交谈就好。会议一定要选择当天比较空闲的傍晚召开,切不可拖到夜深,久坐恐怕有不测。

十六、小婆妇家往来,大多拨弄是非,窥探偷窃饮食,甚至引诱祈祷占卜,鼓动诱惑妇女做坏事,进而行窃骗取财物,应当经常盘问。如无故往来的,要严惩而后禁绝!

张履祥训子语

【原文】

(一)

人情乖异,不在乎大,多因积小而成。如干饣侯之愆,言语之伤,最足酿隙。若更以小人间之,彼此谗抅,遂至不解,故谨言语,接燕好,古人于此盖有深意也。

(二)

子弟朴钝者不足忧,惟聪慧者可忧耳。自古败亡之人,愚钝者十二三;才智者十七八。盖钝者多是安分小心,敬畏不敢妄作,所以鲜败;若小有才智,举动剽轻,百事无恒,放心肆己而克有终者罕矣。

(三)

子孙以忠信谨慎为先,切戒狷薄;不可顾目前之利而妄他日之害,不可用一时之势而贻数世之忧。

(四)

高忠宪公有言:子弟能知稼穑之艰难,诗书之滋味,名节之提防,则可谓贤子弟矣。归安沈司空诫子孙曰:故家之子,切戒者三字:曰“臭”、曰“滑”、曰“硬”。时俗憎恶,呼为“粪浸石卵”。子孙类比,宁不痛心?予谓忠宪举其贤者以为劝;司空指其不肖以为戒,语虽不同,其指一也。欲免司空所戒,当佩服忠宪公之言。知诗书滋味,乃免于臭;知稼穑艰难,乃免于硬;知名节提防乃免于滑。

(五)

子弟童稚之年,父母师傅严者,异日多贤;宽者,多至不肖。其严者岂必事事皆当,宽者岂必事事皆非?然贤不肖之分恒于此。严则督责,笞挞之下,有以柔服其血气,收束其身心。诸凡举动,知所顾忌而不敢肆。宽则姑息放纵,长傲恣情,百端过恶皆从此生也。观此则家长执家法以御群众,严君之职不可一日虚矣。

——选自《杨园先生全集》

【译文】

(—)

人情破裂的原因,往往不是因为大事酿成的,多因小事造成。比如,为了饮食上的一些小事,恶言伤人,最能造成感情上的裂痕。如果还有小人从中挑拨离间,唆使互相说对方的坏话,并罗织陷害,所结下的怨仇就无法解开,所以说话要谨慎,待人要和气,古人对此是有深刻的领会的。

(二)

子弟中敦厚笨拙者并不足忧,真正令人担心的是聪者。自古以来失败灭亡之人,愚笨者只占十分之二、三,而聪者占有十分之七、八。因为前者安分守己,小心谨慎,一直存有戒心,不敢放纵妄作,所以很少有失败者。如果小有才智,举动强悍敏捷,做事没有恒心,无所顾忌而能够有个好结局的人往往很少。

(三)

子孙应以忠诚、守信、谨慎为首要,一定要克服气量狭小,性情急躁、不厚道的行为。不能只贪图眼前利益而忘掉将来带来的危害,不要因为一时得志而仗势欺人,以致留下几世的忧患。

(四)

高攀龙说过这样的话:子弟能够知道耕稼的艰难,学习《诗》、《书》的滋味,知道名誉与节操的防范,那么就可以叫作德行好的子弟了。归安县的沈火敬介告诫他的子孙说:世家大族的子弟,要切实防备三个字。这三个字就是“臭”、“滑”、“硬”。习俗风气十分憎恶这三个字,叫做“茅厕里的鹅卵石”。如果子孙变成像这种鹅卵石,难道不痛心吗?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