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下客

繁体版 简体版
夜下客 > 莱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> 第1章

第1章

【注释】①白氏:唐之白乐天名居易,号香山居士。②放身心:放任身心于自然状态。③冥然:毫不深究,任其所为。④天造:犹言天造万物之理。⑤晁氏:宋之晁补之字无咎,以诗赋为苏东坡所知。自号归来子。慕陶渊明之为人,著书鸡肋集七十卷。⑥收:收拾、卷藏。⑦凝然:不动貌。⑧寂定:断除妄虑而入于禅定。⑨放者:放任身心不加修持的人。⑩流:流于。猖狂:狂猛。收者:收拾身心的人。枯寂:如枯木般了无生气。操:操持,处理。把柄:器物之柄。自如:自在。

【译文】白居易说:“不如放任身心,任其自然发展。”晁补之说:“不如收卷身心,使之归于寂定。”但是,若太过放纵自己的心性、行为,而不加以约束,则易流于猖狂;然收束身心过分者,就会陷入毫无生气的困境。所以说,只有善于操持身心的人,才能自我把持,而进入收放自如的境界。

【评析】乐天之论,颇有宿命之意;而晁氏说法,偏于佛家无为之思想。其实,若能放身心专为天下谋利,无几可致墨子之境;若能收身心以见真性,则或可臻悟。但是,世人之作多半为过犹不及,常趋于两极而失去中道,因此不免流于猖狂或陷入枯境。所以,大家应以中庸不偏之道,善持自己之身心,方可收放自如。

自然人心融和一体

当雪夜月天,心境①便尔②澄澈③;遇春风和气④,意界⑤亦自冲融⑥。造化⑦,人心,混合⑧无间⑨。

【注释】①心境:心中苦乐的状态。②尔:如此,那样。③澄澈:清澄明澈。④和气:温和的气候。⑤意界:心意的境界。⑥冲融:融和。⑦造化:天地,大自然。⑧混合:混合一起。⑨间:间隙。

【译文】在明月当头下雪的晚上,人的心境也如同皎天洁雪一样的清澄明澈;当春风徐徐天气温和时,人的意境也随之融和。天地大自然和人心无间隙地融合在一起。

【评析】诚所谓境随心转,心随物化,不只是外在的环境可以改变心境;当心意有所不同时,即使客观环境仍一,却因为本心的感受有异而有所不同。譬如从前赞赏的,今日嫌恶;昔时攻讦的,现今欣赏之。因此说,造化,人心,混合无间。

不弄技巧以拙为进

文①以拙②进,道③以拙成,一拙字有无限意味。如桃源犬吠,桑间鸡鸣④,何等淳庞⑤。至于寒潭之月⑥,古木之鸦⑦,工巧⑧中便觉有衰飒⑨气象矣。

【注释】①文:文章。②拙:拙诚朴实。③道:道德。④桃源犬吠,桑间鸡呜:此句乃据陶渊明“桃花源记”而来。⑤淳庞:淳朴质实。庞有厚重之意。⑥寒潭之月:映在深寒潭水上的月影。⑦古木之鸦:栖于古木的乌鸦。⑧工巧:有人工巧琢之迹,非自然风格。⑨衰飒:衰败凄凉。

【译文】作文章应以拙诚朴实为本,能守着事物之本貌来描写,文章就一定会有进步,道德也是能拙朴诚厚的,方可有所成就。如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中所写的桃源犬吠、桑间鸡鸣,是何等朴实淳厚的文句啊!至于“寒潭之月、古木之鸦”的描写,未免予工巧中,令人觉得萧飒,而不觉其悠然自得之貌。

【评析】作文、修道固以拙为本,即是待人处事也莫不以诚朴为佳。子曰:“巧言令色鲜矣仁。”当对方只是以巧饰的言词攀谈时,则须详虑其居心。我们中国人也一向以为巧者不坚而拙者永固,故谚云:“自古巧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”。

以我转物逍遥自在

以我转物①者,得固不喜,失亦不忧,大地尽属逍遥②;以物役我者,逆固生憎,顺亦生爱,一毛便生缠缚③。

【注释】①转物:运转事物。②逍遥:徜徉自适。诗经:“河上乎逍遥。”③缠缚:困扰、束缚的意志。

【译文】如果以我为中心去运转事物,得到了不会喜欢,失去了也不会忧虑,大地到处都逍遥自在;如果以事物为中心来役使自我,不顺遂就产生怨恨,顺遂就又显得留恋,即使一点点事物就能使人受到束缚。

【评析】以本身为中心去运转事物,任何事物均为我所用,得乃是尽力之得,失乃是未尽力之失,这中间只有实与不实之感。何喜何忧之有?以事物为中心,人随着事物的顺遂而有不同心境,这中间本身完全失去主动,情随境迁,当然处处都有无形的拘束存在。

形影皆去心境皆空

理①寂则事②寂,遣事③执理④者,似去影留形;心空则境⑤空,去境存心者,如聚膻⑥却蚋⑦。

【注释】①理:宇宙、万物的道理。②事:宇宙间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