】教导子弟,有如养育闺女,最重要的是严格约束出入,注意所交往的朋友。如果一旦让他接近坏人,就像是在良田之中播下的不好的种子,一辈子也难以种出大的稻禾来了。
【评析】教养子女,是父母对子女的义务,也是对国家、社会的责任。社会上问题少年的日渐增多,出在为人父母的未尽义务,没有责任。子女年幼时,心中无知,不会分辨善恶,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为人父母者就必须加以诱导,注意子女的一言一行。严谨交游,是父母对子女的义务,也是对子女的爱心、关心,可悲的是,一些正当似懂非懂年龄的子女,却自以为走在时代前面,认为父母的观念陈腐、不正确,和生身父母划下鸿沟,造成不小的社会问题,这又是谁的过错?为人父母不易,能不慎于用心之初?
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
欲路①上事,毋乐其便②而姑为染指③,一染指便深入万仞④;理路⑤上事,毋惮其难⑥而稍为退步⑦,一退步便远隔千山。
【注释】①欲路:情欲方面。路,作方面解。水浒传四九回:“只见庄兵报道:‘今日宋江分兵四路来打本庄!’孙立道:‘分十路待怎的!”②便:利、有利。吕氏春秋忠廉:“忠臣亦然,苟便于主,利于国,无敢辞违。”③染指:不是自己应有而妄想据有的意思。④万仞:指万丈深渊。仞,周代长度名,或谓八尺,或谓七尺。⑤理路:义理方面。⑥难:不易。⑦退步:让步。
【译文】情欲方面的事,不要因为心喜有利而妄想姑且予以据为已有,这样就使人格坠入万丈深渊;义理方面的事,不要因为畏惧困难而轻易生出退缩的念头,这样就使自己和义理远隔千山。
【评析】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,惟其义尽,所以仁至,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。”竣拒元朝的利诱,义无反顾,文天祥的节烈终于成为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榜样。“人生必有义”,处于承平之世,固然必须认识这一人生真谛,生在危急存亡之秋,更要全力践守,这样人类的前途才有希望。“勿为欲染,见义勇为”,从做人做事到承先启后,都不能稍微离开半步。
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
念头浓者①,自待厚,待人亦厚,处处皆浓;念头淡②者,自待薄,待人亦薄,事事皆薄淡。故君子居常嗜好③,不可太浓艳④,亦不宜太枯寂⑤。
【注释】①念头浓者:心里想法深厚的。念头,心里的意思。②淡:薄、浅的意思。③居常嗜好:日常之间的喜好。④浓艳:即浓厚,在此指奢侈无度讲。⑤枯寂:寂寞之甚;在此指悭吝讲。
【译文】心里想法深厚的人,对自己的要求深厚,对别人的要求也深厚,事事都讲究气派;心中欲望淡薄的人,对自己要求平淡,对别人也很淡薄,事事都不免显得浅薄。所以一位君子日常之间的喜好,不可以奢侈无度,也不可以悭吝刻薄。
【评析】人贵知足,过与不及,都非立身之道。任何人呱呱落地之时,都是一无所有,都是自自在在。等到和周遭环境接触后,才有七情六欲。七情六欲当然不是坏的,事实上,任何人在和外物接触后,绝不可能一无反应。但迷于外物,宝爱不用,或任意求取,却不合情理。浪费无度足以败身,悭吝刻薄必将失人,失败的人生,往往不外这两种因素。
“加厚于根本,虽千金不为妄费;浪用于无益,即一金亦为奢侈。”这才是利用厚生的正确观念。
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
彼富我仁①,彼爵我义②,君子固不为君相③所牢笼④;人定胜天⑤,志一动气⑥,君子亦不受造物⑦之**⑧。
【注释】①彼富我仁:见别人富贵而我仍甘于淡泊坚守仁德的意思。彼,那些人,表指示。②彼爵我义:看别人位居高官而我仍不攀求,坚守节义之道。爵,爵位,在此指高官。③君相:人君宰相,在此指富贵。④牢笼:谓包括一切,在此有收买之意。淮南子本经:“牢笼天地,弹历山川。”⑤人定胜天:谓人能坚决奋斗,必能胜命运而成功。定,犹言坚决;天,指不可知之命运。⑥志一动气:谓意念纯一则能转变质性。志,意念;一,纯;动,转变;气,质性、禀赋。⑦造物:指天,创造万物的;但在此可解为命运。⑧**:用土作坯子,铸铜器,在此指塑造、主宰。
【译文】见别人富贵我仍坚守仁德,见别人位居高官我仍坚守节义,一位君子应该不被富贵名利所收买。人能够胜过命运而成功,意念可以转变受到蒙蔽的质性,君子也能够不受到造物者的主宰。
【评析】宋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