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中有乐乐中有苦
苦心中①,常得悦心②之趣;得意时③,便生失意之悲④。
【注释】①苦心中:思虑困苦之中。②悦心:心情快慰。③得意时:称心高兴的时候。④便生失意之悲:就会生出不如意的悲痛根苗。
【译文】在思虑困苦之中,内心常会获得快慰的乐趣;在事业得意之时,往往会生出失意的悲痛根苗。
【评析】“花不常妍,人无常妍”,人只有在困境中奋斗得来的成果,才会持久,而内心感受的快慰也才真实。不过,等到了得志的时候,还必须保以一颗冷静的心,才真正能够持久。因为一旦在得志的时候过度兴奋,就会使得头脑不能清醒,意外就会因而造成。
无胜于有德行之行为无劣于有权力之名誉
富贵名誉,自道德来者,如山林中花,自是舒徐繁衍①;自功业②来者,如盆槛③中花,便有迁徙兴废④;若以权力⑤得者,如瓶钵⑥中花,其根不植⑦,其萎可立而待⑧矣。
【注释】①舒徐繁衍:自然地繁殖生长。②功业:指权力。③盆槛:盆,瓦盆;槛,木钵。④迁徙兴废:迁徙,原指移动,在此乃变动的意思;兴废,盛衰的意思。⑤权力:谓能强制人使服从之者也。汉书贾谊傅:“况莫大诸侯,权力且十此者乎。”⑥瓶钵:僧人用具。梁书儒林傅:“故舍缝掖,袭缁衣,废俎豆,列瓶钵。”全唐诗话:“贯休入蜀,以诗投王建曰:‘一瓶一钵垂垂老,万水千山得得来。’”⑦植:树立的意思。⑧待:俟、等侯的意思。
【译文】富贵和名誉,从修道养德中得来,有如生长在山林里的野花,一定是逐渐繁殖,绵延不绝;从建功立业中得来,有如生长在盆槛中的花,随时会因移植而受到影响;如果是以权势力量得来,就像插在瓶中的花朵,没有根苗,马上就会枯萎。
【评析】人生的不朽,虽有立德、立功、立言之分,但立功、立言,都必须先其人有德,才能成其为功,成其为言。那么,什么叫“德”呢?它不是一个抽象名词,合于理法谓之道德,略称德,一个人念头、行事合于理法就是有德。
“富以能施为德,贫以无求为德,贵以下人为德,贱以忘势为德。”这段话,就在告诉人,人生之德以何者为贵。其实富与贵,并不是指有钱有势,有德的人才是富贵。认清了这点,我们对人生价值的标准,也就提高了一层。
人死留名豹死留皮
春至时和①,花尚铺②一段好色③,鸟且啭④几句好音⑤。士君子幸列头角⑥,复遇温饱⑦,不思立好言⑧,行好事⑨,虽是在世百年恰似⑩未生一日。
【注释】①和:温和、不刚不柔曰和。②铺:布也。③好色:美丽的颜色。④啭:鸣也。⑤好音:婉转悦耳的声音。⑥头角:谓气象峥嵘也,用为少年出众之喻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:“虽年少,已自成人,能取进士第,崭然见头角。”⑦温饱:言衣食足也。后汉书马皇后纪:“人所以原封侯者,欲上奉祭祀,下求温饱耳。”⑧好言:可以启发人的话。⑨好事:可以使人取法的行为。⑩恰似:正好像。恰,适也。
【译文】春天来到,阳光和煦,花儿尚且为大地铺上一片繁华景色,鸟儿尚且为大地谱下悦耳的乐章。一位读书明理的人,幸而出人头地,又加上衣食丰足,如果不想到应立下可以启发人的话,做些可以使人取法的事,即使能活百年光阴,也好像未曾来到世上一样。
【评析】这里借花鸟尚且不辜负春光,来告诉人不要浪费大好人生。目前社会安定,物质充裕,人们不断享受文明的结晶,但能否认识到这是上苍厚遇,不可负了上苍?认识到这是人类代代积累的结果,必须有更大的成就承先启后、膏泽子孙?如果能够这样想,则不只自己过了实实在在的一生,也将被后世子孙永远怀念、感激。
宽严得宜勿偏一方
学者有段①兢业②的心思③,又要有段潇洒④的趣味⑤。若一时敛束清苦⑥,是有秋杀⑦无春生⑧,何以发育⑨万物。
【注释】①段:计事物量,事一桩、一时感触于怀、话一节皆可曰一段。②兢业:言谨慎而危惧也。书皋陶谟:“兢兢业业,一旦二日万几。”③心思:智力,思想。④潇洒:清高绝俗、不受世俗拘束的样子。⑤趣味:谓兴趣意味也。水心题跋:“怪伟伏平易之中,趣味在言语之外。”⑥敛束清苦:敛束,即拘束;清苦,刻苦的意思。⑦秋杀:秋天气息潇飒,指毫无生气。⑧春生:春天万物欣欣向荣,喻生机蓬勃。⑨发育:发达生长之义,亦云发生。礼记中庸:“洋洋乎发育万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