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下客

繁体版 简体版
夜下客 > 莱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> 第7章

第7章

君子德行其道中庸

清能有容①,仁能善断②,明不伤察③,直不过矫④。是谓蜜饯不甜⑤,海味不咸⑥,才是懿德⑦。

【注释】①容:忍受、包含。②善断:善于决断事物;断,分别的意思。③伤察:失于苛求。察,作苛求解。吕氏春秋贵公:“处大官者,不欲小察。”④矫:乖违。⑤蜜饯不甜:蜜饯为糖汁浸渍而成的果品,所以不甜的意思,是说不过于甜。⑥海味不咸:以盐腌制却能不失于咸。⑦懿德:醇美之德也。诗经:“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”

【译文】心性纯正而能容纳他人,心地仁慈而能善于决断事物,聪明睿智而不失于苛求的气质,行事正直而不乖违人情。这就是所谓的蜜饯浸渍糖汁后能不过甜,海产经过盐腌后能不过咸,这才是美德。

【评析】“蜜饯不甜、海味不咸”,光看字面,很容易使人迷惑,但如果明白了太甜、太咸都有伤胃口,自然就明白这句话的道理。人,也是一样,方不容物、优柔寡断、矫情偏直,都不是中庸之道,均非处世所应有,必须能在不断反省中改正自己,才是立身之道。

君子穷当益工勿失风雅气度

贫家净扫地①,贫女净梳头②,景色虽不艳丽,气度③自是风雅④。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⑤,奈何辄自废弛⑥哉?

【注释】①净扫地:即勤于洒扫门庭。净,清洁之,引申作勤解。②净梳头:勤于梳洗。③气度:气概。④风雅:文雅。⑤寥落:犹言寂寞。吕温诗:“独卧郡齐寥落意,隔帘微雨湿梨花。”⑥废弛:当为不为曰废弛。王冕剑歌行:“学书学剑俱废弛。”

【译文】贫穷人家要勤于洒扫庭院,贫穷女子要勤于梳洗头发,景色虽不够豪华美丽,气度却是文雅不俗。读书明理的人,一到为贫穷所困、失意潦倒的时候,为什么常要自甘堕落呢?

【评析】贫穷潦倒,这种环境自古以来不知埋葬过多少人,固然使人同情,但更值得警惕。因为贫穷潦倒并不可耻,也并不能永远困住人,屈服丧志才是可耻,也才能永远困住人。因此,我们要有这种认识:形势是客观的,操之在我,不要屈服于一时的困逆。

末雨绸缪有备无患

闲中不放过①,忙处有受用②;静中不落空③,动处④有受用;暗中不欺隐⑤,明处有受用。

【注释】①放过:纵之使失去。②受用:受益;朱子全书学:“认得圣贤本意道义实体不外此心,便自有受用处耳。”③落空:没有着落。④动处:指到了任事的时候。⑤欺隐:在人看不到处做出欺诈的事。隐,人看不到处。

【译文】悠闲的时候不要随便把时间放过,到了事忙的时候就会受益;清静的时候不要使心里无所事事,到了有责任在身的时候就会受益;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不要做出欺骗良心的事,到了大众面前就会受益。

【评析】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,圣如孔子都不能保其本身没有意外,而说出这样的话,我们这班后知后觉之徒,岂能不更加警惕?闲、静之时,自然还必须存有忙、动时之心。至于暗处不欺,明处受用,也容易明白;“若要人不知,除非已莫为”,纸包不住火,再隐密的勾当也有暴露的时候;无亏心之事,言行光明坦荡,所到之处人人敬重,进退应对当然受用。

临崖勒马起死回生

念头起处,才觉①向欲路上去,便挽②从理路上来。一起便觉,一觉便转,此是转祸为福,起死回生的关头③,切莫轻易放过。

【注释】①才觉:一发觉。才,一、但。许裴赠芸窗诗:“只是霜毫冰茧纸,才经拈起便新奇。”②挽:拽之使止的意思。③关头:事情经过的重要部分或时期,亦称关键。

【译文】心中浮起意念时,一发觉是往私欲方向走,就要引向理智的正路上来。一浮起就发觉,一发觉就转变,这是转祸为福、起死回生的关头,千万不要轻易放过。

【评析】一念不慎,足以铸下千古恨事。在我们这个社会里,大众传播工具每天都有来自不同角落的这类报导。其实,人都有分别善恶的心,主要是定力不够,把持不住自己,使得自已越陷越深,终致不能自拔。如果一开始就有向善的决心,往往就不会为外物所动播。

宁静淡泊观心之道

静中念虑澄彻①,见心之真体②;闲中气象从容③,识心之真机④;淡中意趣冲夷⑤,得心之真味⑥。观心之证道⑦,无如此三者。

【注释】①澄彻:即澄澈,清明的意思。王献之镜湖帖:“镜湖澄澈,清流泻注。”②真体:本体。③气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