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】天地永远存在,无穷无尽,然而人的生命却很有限,只要逝去一天,生命就短少一天。人的荣华富贵乃命运注定,然而学问知识则不是如此,只要用功一分,知识便增长一分。
【评析】人的生命并不像天地那么长久无尽,因此经不起浪费。佛家每日晚课的礼诵中,有“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”的语句,听来真是令人既警醒又感伤!如何善用有限的生命,便是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:因此,千万不要彷徨蹉跎,或是浑噩度日。要知生命过一日,便是少一日。“一朝临镜,白发苍苍”的感受,何其苍凉?又包含多少追悔的无奈?最好能每日反省自己所思所行,到底获得了多少?又有多少时间是荒废在无意义的事情上?有了这种深刻的反省,相信就不会虚度时光了。
人生的富贵与否,也许前有定数,然而那根本不重要。富贵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,但是,一个人的学问和人格却掌握在自己手中,多学一分,知识便多增长一分。何况,富贵无常,得失难以预料;只要我们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,就能多得学问,而学问永远是人类无尽的宝藏。
谨守拙,慎交友
【原文】误用聪明,何若一生守拙;**朋友,不如终日读书
【注释】守拙:“拙”谓拙于应世,“守拙”即以拙自安,不以巧伪与世人周旋。
【译义】把聪明用错了地方,不如一辈子谨守着愚拙,至少不会出错。随便交朋友,倒不如整天闭门读书。
【评析】聪明当然很好,若是运用得当,不仅可以造一己之福,也可以造大众之福。但是,如果聪明的人心术不正,将聪明用在不正当之处,不仅使自己遭到祸害,也会为害众人。还有一种人,自以为聪明而不知努力,聪明就成了好吃懒做的借口。“聪明反被聪明误”,一点也不差。因此,那些朴拙老实的人反而可爱多了,他们默默地苦干,坚忍谦虚,不投机取巧,不哗众取宠,一生平平凡凡,却也踏踏实实。
古人言:“独学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”,由此可知朋友的重要性。然而,如果所交的朋友都是一些品格低劣,不能互相勉励的酒肉朋友,和这些人交往,把时间都浪费在交际应酬上,倒不如关起门来读些好书。因为,一本好书既不会让人同流合污,又能够怡情养性、增进知识,读到心灵共鸣处,那份快乐并不亚于交到一个知心好友。良书益友,同样令人可喜,不过,如果不用心选择,就很可能变成“坏书滥友”了。
放眼读书,立根做人
【原文】看书须放开眼孔,做人要立定脚跟?
【注释】放开眼孔:比喻放开眼界、开扩心胸。
【译义】看书必须要放开心胸,才可能接受并判断新的观念。做人要站稳自己的立场和把握住原则,才是一个具有见地,不随波逐流的人。
【评析】一个人如果不能放开心胸,捐弃成见,那么看任何书都无法得到益处。因为,他的心已经容不下任何和自己相左的意见。“放开眼孔”,不仅是放开“肉眼”去辨别一本书的好坏,最重要的是要放开“心眼”,去与一本书做心灵的沟通。如果“心眼”不能打开,只是看到书的皮毛罢了,永远如井底之蛙,死守着井口一方天空。一本好书,是作者用尽心思撰写出来的,所以读者也应该用心去读,才能真正读懂,真正了解作者的苦心所在。
至于做人处事,一定要站稳自己的立场和掌握原则,因为社会上的事情五花入门,一不留意,便会失足。“站稳脚跟”,就是教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,不要人云亦云,依自己的原则行事而不违初衷。由此我们可知,此处所谓的“脚跟根”,乃是指心中的“根基”,而非肉体的脚跟,也就是立场坚定,不受杂念的影响。
君子重忠信,小人徒心机
【原文】君子存心,但凭忠信,而妇孺皆敬之如神,所以君子落得为君子;小人处世,尽设机关,而乡党皆避之若鬼,所以小人枉做了小人
【注释】存心:安放自己的心;用心。机关:计谋。
【译义】君子做事,但求尽心尽力,忠诚信实,妇人小孩都对他极为尊敬,所以,君子之为君子并不枉然。小人在社会上做事,到处设计、玩花样,使得人人都对他退避三舍,心里十分鄙弃他。因此,小人费尽了心机,也得不到他人的敬重,可说是白做了小人。
【评析】有时候,做人其实并不难,只要诚心待人,而且讲信用,便能得到他人的重视和敬佩。君子做事;时时自问是否已经尽心,是否有失信之处,即使不识字的妇人和无知的孩童都会尊敬他。反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