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下客

繁体版 简体版
夜下客 > 莱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> 第18章

第18章

也。

【注释】远怨:远离怨恨。

【译义】只责备自己,不责备他人,是远离怨恨的最好方法。只相信自己,不相信他人,是做事情失败的主要原因。

【评析】其实,责备别人并不容易,因为责备他人时,首先自己的立场要对。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的立场对呢?首先自我反省一番。即使自己做得对,要别人心悦诚服也不容易,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同,你认为对的,对方不见得赞同,因此,责备别人通常会招致怨恨。不如我们好好地反省自己,先把自己端正好了,再要求别人。有的人一味责备别人,而自己却多行不义,就难怪别人要怨恨他了。话说回来,即使要“责人”,也要懂得“忠告善导”的道理。不过,作者在这里说的,还是重于“修己”,与其要求别人,不如要求自己经常内省。

没有人做事情永远不出差错。有些人很有自信,这当然很好,可是,如果自信得不相信别人,就值得反省反省了。有时候,我们难免会犯这种错误。我们常说别人刚愎自用,自己又何尝不是?历史上不乏因刚愎自用而失败的例子,以国势来说,任何一个朝代能兴盛,往往是国君肯礼贤下士,采纳忠言;而国家的衰败,总是因国君不听忠言,自取灭亡。因此,我们除了要建立自信心外,相信别人的长处,虚心地向对方学习,也是很重要的。

交友要交正直者,求教要求德高人

【原文】能结交直道朋友,其人必有令名;肯亲近耆德老成,其家必多善事。

【注释】直道:行为正直。令名:美好的名声。耆德老成:德高望重的老年人。

【译义】能与行为正直的人交朋友,这样的人必然也会有很好的名声;肯向德高望重的人亲近求教,这样的家庭必然常常有善事。

【评析】孔子说过有三种朋友值得我们向他学习,那就是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,直友便是行为正直,又能规劝我们错处的朋友。要观察一个人,先观察他所结交的朋友,是一个好方法,物以类聚啊!一方面因为自己正直,才会去结交正直的人,一方面有这种朋友相互提携,自己的德业学问必定能日渐进步。这样的人,怎么会不受人称赞呢?

老年人的人生经验很丰富,他们就好像是宝藏,只要你肯挖取,必能从中获得许多可贵的宝物;又好像地图,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。当然,这是指修养很好,道德有成的老年人。一个人如果肯常常去亲近这样的老年人,他对人生的努力,就能掌握正确的方向,才不会常有走错路的遗憾,自然比较容易成功。推而广之,他的家庭也一定能逐渐兴旺,因为他能以好的表率来教导子孙,使得“家和万事兴”。

人生不可安闲,日用必须简省

【原文】人生不可安闲,有恒业,才足收放心;日用必须简省,杜帮端,即以昭俭德。

【注释】恒业:长久营生的产业。放心:放逸的本心。

【译义】人活在世上不可闲逸度日,有了长久营生的事业,才能够将放失的本心收回。平常花费必须简单节省,杜绝奢侈的习性,正可以昭明节俭的美德。

【评析】孟子说:“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”意思是说,做学问的主要目的,就是要把我们放逸逃失的本心收回来。孟子又说:“无恒产而有恒心者,惟士为能。”读书人不必要有长久营生的产业,却必须要有追求学问道德的恒心。而一般老百姓呢?当然就必须要有“

恒产”了。人不能无所事事地过日子,安闲逸乐的日子过太久,就会丧失志气。大人常常骂小孩:“心都给玩野了!”就是这个道理。因此,有了稳定的工作,生活才有目标,心才能安定下来。我们这颗心,才不会如脱缰的野马,乱跑乱闯,您说是不是?有的人要他过安闲的日子,他还不愿意呢!因为他受不了“不用心”的日子,这种人常常会讥笑自己是“劳碌命”,以另一个观点来看,能为工作而劳碌,有时也未尝不是一种福气。

日常生活的花费,越简单越好,因为人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,一旦陷入,就很难自拔了。粗茶布服不但无损我们的人格,更可以见出一个人淡泊宁静的心胸。而节俭朴实,永远是值得令人称许的美德。现代人似乎都很怕穿得“寒酸”,惹人笑话,其实,以现在的生活水准来看,穿着寒酸倒是很少见的,反而内心。“寒酸”的人越来越多。舍不得衷心赞美他人,舍不得为别人牺牲一点利益,这种内心的“简省”,才是值得大家深思的。

发达福寿空命定,努力行善最要紧

【原文】发达虽命定,亦由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