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下客

繁体版 简体版
夜下客 > 成语故事 > 第13章

第13章

现在甘肃省包括天水在内的东南部广大地区)的隗嚣在与他相争夺的情况下,窦融决定去向,对全局将起关键性作用:“今益州有公孙子阳,天水有隗将军,方蜀汉相攻,权在将军,举足左右,便有轻重。”意思说正当蜀、汉两军对垒之际,将军您偏向那一方,都可以打破均势,使形势发生很大变化。

后人据此,概括出“举足轻重”成语,以说明由于处的位置极其重要,其一举一动都不能等闲视之,都会对大局发生重大影响或作用。

举案齐眉

“举案齐眉”为东汉孟光、梁鸿夫妻相互敬重的故事,见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。

梁鸿幼时遭乱世,父死以卷席而葬。后到太学(国家最高学府)学习,博览群书,无不通晓。但因家贫,毕业后,未得官做,曾在上林苑放过猪。后归乡里。

梁鸿是个有学问而又有高节的人,家乡不少人曾向他提出要以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。但都被梁鸿谢绝。同县(扶风平陵,即今天的陕西咸阳市一带)一位姓孟家有女儿名孟光,年已三十,肥壮黑丑,给找了多次对象,她都不嫁。其父母亲问她为什么,她说:“欲得贤如梁伯鸾(鸿字伯鸾)者。”梁鸿听到这个消息,欣然表示愿与孟光结为夫妻。

婚后不久,夫妇二人隐居霸陵山中,以耕织为业,咏诗书、弹琴以自娱。

后来梁鸿东出潼关,在访问京师洛阳时,曾作《五噫之歌》一首,对朝政有所讥讽。为此,皇家下令捉拿他。从此,梁鸿更姓改名,与孟光隐居于齐、鲁(都在今山东省)之间。后又迁居吴地(今江苏省南部地区),借居于当地有钱人家皋伯通之小偏房,以替人舂谷为生。梁鸿劳累一天归家,孟光把饭菜都准备好,“不敢于鸿前仰视,举案齐眉。”举案齐眉,双手捧着放饭菜盒的托盘,高举至与自己的眼眉毛相齐。这是对丈夫梁鸿表示非常敬重的意思。孟光的举动惊动了皋伯通,他认为梁鸿“非凡人”。于是,将梁鸿夫妻请到家里居住。后梁鸿在此潜心闭门著书十余篇。梁鸿死后葬于吴地,孟光后归回扶风老家。

后人以“举案齐眉”为成浯,比喻夫妻之间相亲相爱、互相敬重。

狡兔三窟

“狡兔三窟”与“高枕无忧”两个成语同出于《冯煖客孟尝君》一文中。此文见《战国策·齐策》。

齐国国相孟尝君田文门下有一个名叫冯煖的食客,他自告奋勇为孟尝君到封邑薛地(今属山东省,在微山湖东南滕县至枣庄市一带)收债。行前,冯煖问孟尝君:“债收完,买些什么回来?”孟尝君说:“你看我们家少什么就买什么好了。”

冯煖驱车到薛地后,派手下人要那些应当还债的佃农都带着券契来对帐。对完帐后,冯煖以孟尝君名义,宣布这次债务都不收了,赐给大家了,并当众将券契烧掉。佃农们高兴异常,振臂高呼万岁。

冯煖返京见孟尝君,孟尝君很惊奇他怎么办得这么快,并问道:“买什么回来了?”冯煖答道:“你说你家少什么就买什么,我想了想,你家珍宝、狗马和美人都有的是,所缺少的是‘仁义’。我替你买了‘仁义’了”。孟尝君急忙追问道:“怎么买‘仁义’法?”冯煖说:“现在你只有一块小小的薛地,你不关心那里人民的疾苦,只想从他们身上得到利益。我个人私下为你决定:把所有债务都给免了,并烧了券契,人民皆呼万岁!这就是我为你买的‘仁义’。”孟尝君听完,并不高兴,无可奈何地说道:“唉,你算了罢!”

不久,齐国君王罢免了孟尝君的相位。孟尝君离开京城前往封邑薛地居住。孟尝君尚未到薛地,当地人民扶老携幼到百里之外来迎接孟尝君。这时,坐在车子上的盂尝君转过身来对冯煖说道:“先生您为我田文买的‘仁义’,我今天才看到。”冯煖直言道:“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今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卧也。请为君复凿二窟。”不久,冯煖又出谋为孟尝君“凿二窟”、“凿三窟”。三窟皆成,冯煖还报孟尝君曰:“三窟已就,君姑高枕为乐矣!”《战国策》对此作出评价道:“孟尝君为相数十年,无纤介之祸者,冯煖之计矣。”“纤介”,指微小、或一点点的意思。

后人根据这个故事,得出“狡兔三窟”和“高枕无忧”两个成语,前者比喻要多想几个办法来保护自己,以免受害;后者比喻什么忧虑都没有了。

既往不咎

“既往不咎(读jiù旧)”,意思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或犯过的错误,不再去追究了。出自《论语·八佾》篇。

鲁哀公向孔子弟子宰予问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