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,他与刘秀的军队都共同驻扎邯郸,难免要发生摩擦。
刘秀很有心计,决定慢慢收拾谢躬。谢躬的部将抢掠民物,谢躬知道后从不向刘秀通报,刘秀心里虽然不满,但不露声色,经常当面夸奖谢躬勤于职守。时间久了,谢躬不再对他有所顾忌。
谢躬的妻子知道这种情况后,时刻告诫丈夫说:“你与刘秀长期以来互不亲善,如今轻信他的虚情假意,如果不加防备,终有一天要受他所害。”
谢躬把妻子的话当作耳边风,率领部下回到邺地驻扎。不久,刘秀率兵南下,攻打一支农民起义军,请谢躬出兵配合,袭击另外一支农民起义军。谢躬答应了他的要求,让大将刘庆、太守陈康留守邺城,自己亲自带兵去完成袭击任务。不料,那支起义军战斗力很强,谢躬的军队大败。
其实,请谢躬配合作战是刘秀的一条计谋。谢躬一离开邺城,刘秀一面派偏将吴汉率领军队进击邺城,一面派一个能说会道的辩士游说太守陈康,要他归附刘秀,否则,大兵一到,死路一条。陈康见大势已去,便逮捕了大将刘庆和谢躬的妻子,向吴汉投降。
谢躬完全没有想到陈康会反叛自己,带了少数败兵退到邺城,见城门开着,便骑马进去。不料,刘秀的军队早巳埋伏在城门左右。随着一阵鼓声,伏兵冲出来将谢躬拖下马来,用绳索紧紧捆住。吴汉从腰间拔出剑来,手起剑落,将谢躬劈作两段。
激浊扬清
“激”,冲除;“浊”,脏水。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清除坏的,发扬好的。
西汉时,有个名叫牵秀的读书人,年轻时就有些才气,也能说会道。后来被权贵看中,任为司空从事中郎,当上了皇帝的侍从官。
牵秀好说大话,常把自己夸得了不起。有一次竟对人说,他如果能居于督察百官的地位,就一定像冲除脏水、浮上清水那样除掉恶人,奖励好人;如果能担任军事要职,就一定会建立将帅的功勋。但是,他不过是说说而已,实际上没有照这样去做。公元二九○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,他的儿子司马衷继位,史称晋惠帝。司马衷患有痴呆症,第二年起,皇族之间为了争夺政权,发生了长达十六年之久的“八王之乱”。
当时牵秀担任尚书,但他对诸王专权、惠帝沦为傀儡,从不敢反对。相反,他见哪个有势力,就去投靠哪个。他先是为长沙王司马义效力,接着又投奔成都王司马颖,后来再投靠河间王司马。最后,牵秀在这场皇族大混战中,被司马颙的部下杀死,以致他根本就没有做到自己说的,像冲除脏水、浮上清水那样除掉恶人,奖励好人。
骥服盐车
“骥”,好马,“服”,驾御。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有才能的人遭到抑制,处境困厄。
一天,一匹好马拉着一辆沉重的盐车来到了太行山脚下。车主人挥动马鞭,赶着马上坡。那马一步一步地向山坡攀登,累得口吐白沫,汗流浃背。好不容易,它拉着盐车爬上半山坡一块空地。这时,它再也走不动,就停了下来。车主人见马停下来不走,又挥动马鞭,吆喝它前进。车主连抽两鞭,那马显然感到又累又痛。在鞭子的淫威下,它只能挣扎着,用尽力气向高处走去。但盐车像一座沉重的大山,一动也不动。车主又挥起了马鞭,那马两条腿向前一屈,跪了下来,眼眶里充满了委屈的泪水。
正好相马专家伯乐乘车从山上下来。他发现拉盐车跪倒的那匹马是千里马,赶紧跳下车来,抚着它高声痛哭,并且脱下身上的衣服披在它身上。接着,伯乐对车主说:“这是一匹世间罕有的千里马,它能驰骋如飞,日行千里。你让它拉这么重的盐车,岂不是作践它吗?”
那马似乎听得懂伯乐的话,好像遇到了知音一样。它一会儿低下头喷气,一会儿抬起头长啸。那长长的啸声悲壮而雄浑,直达云霄。它多么庆幸伯乐能了解自己呀!
但是车主说:“你是什么人?这是我的马,不管你的事!”
说着,车主又向那马狠狠地抽了两鞭。那马无可奈何,只得挣扎着用尽全力往前走去。
伯乐摇摇头,叹息着走了,千里马落在这样的人手里,就是遇到了伯乐,又有什么办法呢?
寄人篱下
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那些依附别人,不能自立的人。
南齐时,有个名叫张融的读书人,生性怪僻,行动举止奇特。他身材矮小,面貌丑陋,但精神焕发,走起路来翘首挺胸,旁若无人。
萧道成在没有当皇帝的时候,就很欣赏张融的才学和品格,和他交上了朋友,并且对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