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下客

繁体版 简体版
夜下客 > 成语故事 > 第14章

第14章

人说,像张融这样的人才,是必不可少的,但又不可多得。后来萧道成建立了南齐政权,就常常与张融探讨文学艺术方面的问题。

有一次,萧道成与张融讨论起书法问题,对他说:“你的书法颇有骨力,但还缺少二王(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)的法度。”

张融对萧道成的评价不服气,说:“请陛下别怨我缺少二王的法度,也该怨二王缺乏臣的法度。”

张融主张写文章也要有独创性,形成自己的风格。他在一篇文章的序文中写道:“作为男子汉大丈夫,做文章应当像孔子删编《诗》、《书》,制订《礼》、《乐》那样,发扬自己的创造性,何至于要因袭他人,像鸟雀那样寄居在人家的篱笆下面。”

尽善尽美

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事物达

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。

孔子三十五岁那年,鲁国国内发生动乱,君臣之间争权夺利,闹得百姓不能安心生活。孔子怕遭到灾祸,带着几个弟子逃到齐国。

有一天,齐国的乐人专门为孔子演奏《韶》的乐曲。孔子听得非常高兴,觉得它音调很动听,意思也表达得很好。他简直入了迷,一连几天都在回味着《韶》的音律,连肉的味道都忘记了。

不久,齐国的乐人又为孔子演奏了《武》的乐曲。孔子听了,也觉得它音调很动听,只是表达的意思还不够好。

有人问孔子说:“先生,《韶》和《武》您都欣赏过了,请您讲讲看法。”

孔子不假思索地说:“当然是《韶》乐好呀,它的曲调美极了,而且表达的意思也极好。至于《武》乐嘛,它的曲调也美极了,只是意思还不够好。”

孔子为什么作这样的评价呢?原来,《韶》乐是虞舜时代的乐曲,孔子向往那个时代,所以极力赞美它国;而《武》乐是周武王时代的乐曲,周武王的天下是由讨伐商纣而来的,孔子不赞成,所以对《武》乐的评价不如《韶》乐那么高。

金石为开

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诚心诚意可以打动万物,或是真诚待人可以感动人心。

汉朝初,北部的匈奴不断南下骚扰。名将李广奉命抗击匈奴,一生几乎全都在北方度过。他从小练就一副好臂力,射箭百发百中。他在北方任太守几年,匈奴就不敢南下一步,既怕他又敬重他,称他为“飞将军”。

有一次,李广到冥山南麓打猎,忽然发现草丛里伏着一只老虎,马上张弓搭箭,全神贯注猛力将箭射去。但那只老虎丝毫不动,又过了一会,那老虎还是没有动弹。于是,李广小心翼翼地过去观察。

李广走近一看,原来草丛中伏的不是老虎,而是一块像老虎的大石头。再看那箭,箭头和箭尾上的羽毛都已深深射入石头之中。他觉得奇怪,不相信自己有那么大的力气,竟把箭射进了石头。于是退后一段距离,再张弓搭箭,猛力将箭向石头射去。一连几箭,都未能射进石头。近前观看,这些箭有的箭头破碎,有的箭杆折断。这才知道,再也无法射进石头了。

过了许多年,人们对这件事还感到很神奇,便去向学者杨雄请教。杨雄回答说:“只要诚心诚意,那么即使是像金属和石头那样坚硬的东西.也会被打开的。”

****

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据守的城市或阵地极其坚固。

秦朝末年,陈胜、吴广率领起义军建立了张楚政权。接着,陈胜派武信君武臣带领一支义军进攻燕、赵之地。武信君进攻的第一个目标是范阳县城。

在这样的形势下,有个名叫蒯通的人求见范阳县令徐公,对他说:“我是本县的一个平民,知道你快要死了,特地前来吊唁。不过;我也要向你祝贺,因为你今天接见了我,我可以使你新生。”

徐公听了蒯通的话,有点莫名其妙,说:“先生,你说得太玄了,我听不懂什么意思。”

蒯通听了,哈哈一笑,说:“徐公,你在范阳当了十多年县令,受过你严刑拷打甚至被拷打致死的人,多得不计其数。他们本人及其亲属早就想找你报仇了,只是因为秦朝的法律非常严酷,他们才不敢对你怎么样。现在天下大乱,陈胜王已派武信君率兵向范阳压来。城里的百姓如果乘机向你进行报复,你的头颅就保不住了。所以我才提前来向你吊唁呀!”

徐公听后觉得有道理,说:“先生,你讲得很有道理,现在局面确实很严重。那你使我新生的方法又是什么呢?”

蒯通接着说,“我虽然不是一个很有学识的人,但听说武信君礼贤下士,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