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一定会派人来向我请教平定燕、赵的策略。我打算这样对他说:用流血的战争来攻城掠地,并不是好办法。如果你采取我的计策,则用不着损失一兵一卒,只要发一个文告,便可以平定千里之地。现在,范阳县令徐公准备献城向你投降,如果你不接受他的投降,杀了他,那么燕、赵之地各城的守将都会知道,献地投降是要死的,他们就一定会死心塌地坚守城池。如果那样的话,他们的城墙就会变得像金属铸造的那样坚固,护城河也像灌满了滚烫的开水一样不可逾越,你的军队就攻不进去了。依我之见,你不如接受范阳徐公的投顺,给他丰厚的赏赐,让他坐着华丽的马车,在燕、赵之地兜兜风。燕、赵之地的守将们得知,范阳徐公投顺之后比过去更荣华富贵,便会争先恐后地向你投顺。那时,你只要发布一个文告,就可以平定千里之地了。”
徐公听了蒯通的这番话,说:“你说得对极了,使我茅塞顿开,太谢谢你了!”
于是,徐公马上用车送蒯通去见武信君。武信君听了蒯通的话,果然马上采纳他的策略,立即派出庞大的车队接受徐公的投顺,并给了他丰厚的赏赐。
不久,这个消息传遍了燕、赵之地。结果,有三十多座城池的守将投降。武信君很快就平定了燕、赵之地。
疾风知劲草
“疾风”,迅猛的风;“劲草”,坚韧的草。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危难时才显出人的意志坚强,经得住考验。
新朝末年,由于王莽在统治期间屡次改变币制,造成经济上的混乱状态,法令苛细,徭役繁重,社会矛盾激化。公元十七年,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。
西汉的皇族刘秀,乘机和兄长刘演起兵响应,加入绿林起义军。行军途中,有个名叫王霸的带领了一批人来投奔刘秀,受到了刘秀的欢迎。后来,他跟随刘秀出战新军,建立了不少功勋。
不久,王霸因父亲年老体弱,辞别刘秀回家侍奉老父。后来刘秀率军又路过王霸老家的时候,特地去看望他。王霸深受感动,请求父亲让他离家再追随刘秀。他父亲深明大义,说:“既然刘将军如此看重你,你就跟他干下去吧,不要半途而废。”
就在这一年,也是西汉皇族而被起义军推为更始将军的刘玄称帝,年号为更始。更始皇帝对刘秀兄弟十分猜忌,杀害了刘演。刘秀怕遭到杀害,请求他派自己到河北去招抚各州郡归顺。刘玄同意了。
刘秀命王霸随他前往河北。当时,更始皇帝的势力未能达到河北,到那里去招抚是很危险的。
刘秀一行进入黄河以北后很不顺利,处境非常危险,也非常困乏。随从中许多人对前途失去信心,又害怕艰苦,纷纷离开了刘秀。先前和王霸一起投奔刘秀的几十个人,都陆续不辞而别,只有王霸还和从前一样,忠诚地跟着刘秀。刘秀见王霸至今还忠于自己,感慨地对他说:“从前在颍川跟随我的人都跑了,唯有你独自留在我身边。只有在迅猛的风中才看出坚韧的草,这话现在得到了验证。”
刘秀在河北积极活动,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,取得了部分官僚、地主的支持,镇压和收编了起义军,力量逐步壮大起来。公元二十五年,他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,终于推翻王莽政权,即皇帝位,史称东汉光武帝。王霸也被封为富波侯、偏将军、讨虏将军。
竭泽而渔
“竭泽”,把池塘里的水弄干;“渔”,捉鱼。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只图眼前利益,没有长远打算。
公元前六三六年,晋公子重耳回晋国即位,这就是晋文公。当时,曹、卫、陈、蔡、郑等诸侯国都倒向强大的楚国,只有宋国不肯亲楚而投靠晋国。楚威王很恼怒,命大将子玉统帅三军,包围了宋国的都城商丘。
宋成王赶紧向晋文公求援,晋文公收到宋国的告急文书后,把舅父狐偃召来商议。狐偃认为,救援宋国,有利于提高晋国的威望,应该去打这一仗。晋文公说:“楚军的兵力超过我们晋军的兵力,你看怎样才能取得胜利呢?”
狐偃回答说;“我听说,讲究礼节的人不厌烦琐,善于打仗的人不厌欺诈。大王就用欺诈的方法吧!”
晋文公对狐偃提出的方法有疑虑,又把大臣雍季召来,询问他有什么见解。雍季并不赞成狐偃的主意,他比喻说:“有个人要捉鱼,把池塘里的水都弄干了,当然能捉到池塘里所有的鱼。可是,明年这池塘里就无鱼可捉了。还有个人要捕捉野兽,把山上的树木都烧光,当然能捕捉到许多野兽。可是,明年这里就没有野兽可捕了。欺诈的方法虽然偶然用一次会取得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