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下客

繁体版 简体版
夜下客 > 成语故事 > 第20章

第20章

家一旦灭亡,你一定会落到有权势的人家。如果这样,我们就不能重新结合了。”说毕就拿出一面镜子打破,各执一半,作为他们将来重逢时的凭据。同时还约定来年正月十五把破镜拿到市上去卖,他也在那天派人到市寻访。陈亡之后,乐昌公主被隋朝越公杨素霸占,徐德言回京按约前去寻访,恰巧碰上一个卖破镜的。这半个破镜也正好与他那半个相合,于是就在镜上题诗一首:“镜与人俱去,镜归人不归;无复妲娥(亦作嫦娥)影,空留明月辉。”公主读此诗后,悲痛不已,连饭也不吃了。杨素知道此事后,就让他们夫妻重新团圆。

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“破镜重圆”,用来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。

破天荒

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四里有这样一个故事:

唐朝时候,荆州地方有许多读书人,十年寒窗之后,都积极去应试科举,但是每年去考进士的,都落榜而归。一年如此,两年如此,许多年如此,因此人们称之为“天荒”。后来有个叫刘蜕的文人,经过充分的准备,前去应进士试,终于考上了。由于刘蜕第一个考上进士,打破了“天荒”的局面,因而人们称之为“破天荒”。(意思是:从未有过的事。)

后来人们引用“破天荒”来表示从未有过的或第一次出现的事。

排难解纷

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调停双方的争执或纠纷。

公元前二五八年,秦国的大军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。魏王应赵王的要求派兵救援,但领兵的将军在途中按兵不动;与此同时,魏王又派客卿将军辛垣衍潜入邯郸,通过相国平原君转告赵王说,秦军所以围困邯郸,是要逼赵国尊秦昭王为帝,如果赵王能这样做,秦国一定会撤军。

这时,齐国的高士鲁仲连正好在赵国作客,听说辛垣衍叫赵王尊秦为帝,就去见平原君。平原君对他说,赵国上百万军队在国外覆没,现在秦兵又包围了邯郸,无法使他们退兵。辛垣衍要我们尊秦为帝,我哪里还敢说话。

鲁仲连听了平原君的话后,表示他愿意去跟辛垣衍说说。辛垣衍会见鲁仲连后,见对方不开口,便说道:“我看留在这座围城中的人,都是为了向平原君讨点好处。我打量先生的模样,却并非如此,那为什么老呆在这里不走呢?”

鲁仲连不亢不卑地说:“秦国是个不讲礼义、穷兵黩武的国家,用诈术来对待读书人,把百姓当作俘虏。如果秦王毫无顾忌地做皇帝统治天下,那我鲁仲连只有跳东海自杀了,我是决不愿做秦国的百姓的。我所以来见将军,是想为赵国出点力。”“先生怎样出力帮助赵国呢?”

“我要叫魏、燕两国出力帮助赵国,齐、楚两国已经帮助赵国了。”

“燕国嘛,我可以请它跟着赵国。至于魏国嘛,我也是魏国人呀,先生怎么叫魏国来帮助赵国呢?”

“魏国没有看到帮秦称帝后的害处,如果看到了,那一定会帮助赵国的。”鲁仲连接着又说,”如今秦是个有战车万辆的大国,魏也是,彼此同样称王。仅仅看见秦国打了一次胜仗,就想尊秦为帝。秦的贪心没有止境,如果真的称帝了,就要变动诸侯的大臣,撤换他厌

恶的人,赏赐他喜爱的人,他还要把自己的女儿和那些说别人坏话的女人嫁给诸侯做妃子。这种人一进入魏国的王宫,魏王还能泰然自若吗?就是将军又怎能保持旧日的宠幸呢?”

辛垣衍听到这里,站起来向鲁仲连拜谢道:“起先我以为先生是个庸人,如今我才知道先生真是天下少见的高士。请允许我就此告辞,我再也不敢提尊秦为帝的事了。”这时,魏公子无忌夺了前来救赵国但在途中按兵不动的将军的兵权,率领大军来救赵。秦军见形势对自己不利,就此撤退了。

平原君决定封赏鲁仲连,鲁仲连一再辞谢,说什么也不愿接受。于是,平原君摆酒宴请他。等酒喝得很畅快的时候,他走到鲁仲连席前,奉上千金并且为他祝福。鲁仲连笑着说道:‘作为天下之士,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能为别人排除危难、解决纠纷,而不收取报酬。如果要收取报酬。那就成为商人了。我鲁仲连不愿做这样的人。”

鲁仲连很快就辞别平原君而去,从此再也没有露面。

攀龙附凤

“龙、凤”,形容有权势的人。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。

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,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,他的父母连名字都没有。刘邦原名季,意思是“老三”,直到做了皇帝,才改名为邦。

刘邦三十岁时,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