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下客

繁体版 简体版
夜下客 > 成语故事 > 第27章

第27章

活见闻与自己的志趣,写成了一篇《归去来辞》。后来,人们就把文中“木欣欣以向荣”简化成“欣欣向荣”这个成语,原指草木长得茂盛。现在多用来比喻事业蓬勃发展,繁荣兴旺。

信誓旦旦

这个成语故事出自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。氓(音ménɡ盟):诗中女主人对她的丈夫的称呼;信誓:诚信的誓言;旦旦:诚实的样子。

春秋时候,卫国淇水(今河南淇县境内)河边,住着一个被丈夫遗弃了的女子。这个女子年轻的时候,非常漂亮,有一个男青年看上了她,甜言蜜语地向她求婚。结婚之后,这个男子又向她发誓要跟她百年偕老。男方家境不富裕,但她仍然毫无怨言地爱着自己的丈夫。过了些年,当她的容颜衰退以后,丈夫却对她进行虐待,最后竟然抛弃了她。这位

女子十分痛苦,对负心的丈夫充满怨恨。但她毕竟是一位坚强的女性,终于从痛苦中醒悟过来,下定决心在思想感情上同这位负心的丈夫一刀两断。后来,有人把这位女子的遭遇,以自诉的形式写成了《氓》这篇诗,作为对旧社会罪恶的一种揭露。这首叙事诗共有六章,每章十句,共六十句。诗的第一章写前夫前来求婚、订婚的情景;第二章写自己的痴心、盼望成婚的心情;第三章写她对丈夫一往情深地沉醉于爱情之中引出的教训;第四章写被遗弃后的种种痛苦;第五章写在夫家受到的虐待,以及被遗弃回娘家后遭到的讥笑;第六章写从痛苦的回顾中觉醒,对男子背信弃义的怨恨,决心与氓一刀两断。

诗的第六章是:

“及尔偕老”,老使我怨。淇则有岸,隰则有泮。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!

及尔:与你;偕老:同到老;隰(音xí席):水名,今河南的漯河,古时流经卫国境内;泮(音pàn畔):水边;总角:束发,指未成年时的男女孩童;宴:欢乐;晏晏:温和,融洽;反:违反,变心;已:止,算了。

这章诗的大意是:想过去他的“要与你相爱到老”的誓言,更增加了我的怨恨。淇水有岸,隰水有边,而他那颗心却无法捉摸。想当年小的时候,我们欢乐地在一起玩要,婚后那一句句恳切的誓言,都记得一清二楚,可没想到他现在却变了心。他既然违背了誓言,我也就不再想别的了,从此就同他一刀两断了吧!

后来,人们便把“信誓旦旦”引为成语,用来形容誓言说得极其恳切、诚挚。

袖手旁观

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唐代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。袖:动词,藏在袖子里;旁观:置身局外,从旁观察。

柳子厚,即柳宗元,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,河东(今山西永济)人,二十一岁中进士,二十六岁考取博学宏词科,官至礼部员外郎。

柳宗元生活在唐王朝逐步走向衰败的时期。他在任礼部员外郎时,也就是在公元805年,他与王叔文、刘禹锡等倡导革新时政,推行以“内抑宦官、外制藩镇”为宗旨的一系列的革新措施。但是他们的革新进行了不到五个月,就在宦官、藩镇和豪族地主的联合反扑下,以失败而告终。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员外司马,十年后再调为柳州刺史,直至病死。

柳宗元死后,大文学家、柳宗元生前文坛上的朋友韩愈就写了一篇《祭柳子厚文》,对柳宗元一生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厚的同情,对柳宗元这么有才华的人不能被很好地用于当今之世,只好默默无闻的死去,深为不平,便在祭文里含蓄而讥讽地写道:“不善为斫(音zhuó酌),血指汗颜;巧匠旁观,缩手袖间。”意思是说:不善于做木工活的人,做起活来汗流满面,而且不小心弄得指破血流。但是木工技巧很熟悉的人,却偏偏只能悠闲地笼着双手,站在一旁观看。

后来,人们便把“巧匠旁观,缩手袖间”简化为“袖手旁观”这个成语,现多用来比喻置身事外,对某些事情不加过问,或不协助、不参与。

胸有成竹

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宋代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。成:现成。

北宋时候,有一个读书人姓文名同,字与可。他能诗善文,通晓篆、隶、行、草等各体书法,又擅绘画。文同平生很喜爱竹子,在自己的住宅前后,亲手栽了很多的竹子,一年四季,刮风下雨,常去竹林,观察竹子的长势,琢磨竹枝、竹叶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形态变化。每有所得,便回到书房,铺纸磨墨,信手作画。他画的竹子,形态逼真,非常传神。苏轼称他的作画方法是“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文同的一位好朋友、诗人晁补之曾经写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