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。“三百缠”就是三百束,三百言其很多,不一定是确数。下二章仿此。⑥狩:冬猎。⑦尔:指“不稼不穑”“不狩不猎”的人,也就是下文的“君子”。貆(音暄):兽名,就是貒,今名猪獾。⑧素餐:言不劳而食。素就是白,就是空,就是有其名无其实。上文“不稼不穑”四句正是说那“君子”不劳而食,这里“不素餐”是以反语为讥刺。⑨辐:车轮中的直木。“伐辐”是说伐取制辐的木材,承上伐檀而言。下章“伐轮”仿此。⑩亿:“”的假借,犹缠。特:三岁之兽。一说兽四岁为特。漘(音唇):水边。沦:水纹有伦理。困:“稛”的假借。稛也是束。鹑:鸟名,俗名鹌鹑。飧(音孙):熟食。
【译文】
砍伐檀树响叮当,放在河边堤岸上,河水清清起波浪。不下种子不收割,为啥粮食堆满仓?不拿弓箭不打猎,为啥猪獾挂院墙?那些大人老爷们,不是白白吃闲粮!叮叮当当檀树砍,为做车辐放河边,河水清清波浪坦。不下种子不收割,为啥聚谷百亿万?不拿弓箭不打猎,为啥大兽挂你院?那些大人老爷们,不是白白吃干饭!砍起檀树声坎坎,为做车轮放河边,河水清清微波展。不下种子不收割,为啥稂囤都冒尖?不拿弓箭不打猎,为啥鹌鹑挂你院?那些大人老爷们,不是白白吃熟饭!
硕鼠
硕鼠硕鼠①,无食我黍!三岁贯女(汝)②,莫我肯顾。逝(誓)将去女(汝)③,适彼乐土。乐土乐土,爰得我所④。硕鼠硕鼠,无食我麦!三岁贯女(汝),莫我肯德⑤。逝(誓)将去女(汝),适彼乐国。乐国乐国,爰得我直⑥。硕鼠硕鼠,无食我苗!三岁贯女(汝),莫我肯劳⑦。逝(誓)将去女(汝),适彼乐郊。乐郊乐郊,谁之永号⑧?
【注释】
①硕鼠:就是《尔雅》的鼫鼠,又名田鼠,啮齿类动物,穴居河川沿岸,吃豆粟等物。今北方俗称地耗子。这里用来比剥削无厌的统治者。硕鼠:解作肥大的鼠亦可。②贯:侍奉。三岁贯汝:就是说侍奉你多年。三岁言其久,汝指统治者。③逝:读为誓(《公羊传》徐彦疏引作誓)。去汝:言离汝而去。④爰:犹乃。所:指可以安居之处。⑤德:恩惠。⑥直:就是值。得我值: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当的代价。⑦劳:慰问。⑧之:犹其。永号:犹长叹。末二句言既到乐郊,就再不会有悲愤,谁还长吁短叹呢?
【译文】
大老鼠呀大老鼠,不要吃我种的黍!多年辛苦养活你,我的生活从不顾。发誓从此离开你,去那理想新乐土。新乐土呀新乐土,才是安居好去处!大老鼠呀大老鼠,不要吃我大麦粒!多年辛苦养活你,从来不见你感激。发誓从此离开你,去那理想新乐邑。新乐邑呀新乐邑,劳动价值归自己!大老鼠呀大老鼠,不要吃我种的苗!多年辛苦养活你,从来不见你慰劳。发誓从此离开你,去那理想新乐郊。新乐郊呀新乐郊,有谁去过徒长号!
唐风
蟋蟀
蟋蟀在堂①,岁聿其莫(暮)②。今我不乐,日月其除③。无已大(泰)康④,职思其居⑤!好乐无荒⑥,良士瞿瞿⑦。蟋蟀在堂,岁聿其逝。今我不乐,日月其迈⑧。无已大(泰)康,职思其外⑨好乐无荒,良士蹶蹶⑩。蟋蟀在堂,役车其休。今我不乐,日月其慆。无已大(泰)康,职思其忧!好乐无荒,良士休休。
【注释】
①古人以候虫纪时。《七月》篇云: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”在宇、在户、入床下就是本篇所谓“在堂”。在堂是对在野而言。蟋蟀本在野地,由野而堂是为了避寒,所以诗人用此句表示岁将暮的光景。②聿:同曰,语助词。莫:是暮字的古写。其暮:言将尽。③除:过去。以上两句是说这时候如再不寻乐,可乐的日子就要过去了。④已:过甚。大:读泰。泰康:安乐。⑤职:当。居:谓所处的地位。以上两句是预先警戒之辞。言享乐别过分了,得想到自己的职务。⑥荒:废弛。⑦瞿瞿:惊顾貌,这里用来表示警惕之意。以上两句言良士时时警惕,所以为乐而不致荒废业务。“好乐无荒”承“无已大康”,“良士瞿瞿”承“职思其居”。⑧迈:行。⑨外:本位以外的工作。⑩蹶蹶:动作勤敏之貌。役车:车名,方箱驾牛,农家收获时用来装载谷物。役车其休:言农事已毕。慆:滔的借字。滔滔是行貌,这里单用一个字,词义相同。休休:宽容。这句和“职思其忧”相应。惟其“思忧”所以能心宽无忧。
【译文】
蟋蟀进房天气寒,岁月匆匆近年关。今不及时去寻乐,光阴一去不复返。过度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