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攻
我车既攻(工)①,我马既同②。四牡庞庞,驾言徂东③。田车既好④,四牡孔阜⑤。东有甫草,驾言行狩⑥。之子于苗⑦,选徒嚣嚣⑧。建旐设旄,搏兽于敖⑨。驾彼四牡,四牡奕奕⑩。赤芾金舄,会同有绎。决拾既佽,弓矢既调。射夫既同,助我举柴。四黄既驾,两骖不猗。不失其驰,舍矢如破。萧萧马鸣,悠悠旆旌。徒御不惊(警)?大庖不盈?之子于征,有闻无声。允矣君子,展也大成!
【注释】
①攻:修治。《石鼓文》有“吾车既工”句,字作工。这句说车子已经加工修理,坚固可用。②同:齐。这句说拉车的马已经过挑选和训练,跑起来快慢相齐了。③庞庞:躯体充实。驾:驾车。言:语助词,无义。驾言徂东:言驾好车往东方去。东:指东都雒邑,在镐京之东。④田车:打猎时所乘的车。⑤孔阜:很高大肥壮。⑥甫草:甫田之草。甫田一名圃田,一名原圃,宣王时其地在王畿之内,后归郑国。行狩:进行田猎。冬猎为狩,这里用来指一般田猎。这两句说驾车往甫田行猎。⑦之子:那些人(指随从周王出猎者,实即指周王,古人对尊贵的人往往不直接指称,而称其臣属以代本人,如陛下、殿下、阁下、左右等都是)。于苗:往猎。苗本是夏猎的专称,这里指一般田猎,因押韵而换字,正如上句之用狩字。⑧选:读为算,点数的意思。徒:步卒。嚣嚣:众多。⑨搏兽:一作薄狩。敖:地名,和甫田相近。今河南成皋县西北有敖山。这两句说前往敖地打猎。⑩奕奕:盛貌(形容车马络绎)。赤芾:诸侯朝服的一部分,见《曹风·候人》。金舄(音昔):黄朱色的鞋。会同:诸侯盟会的专称。有绎:犹“绎绎”,盛貌。这两句说诸侯聚会。决:射时钩弦之具,用象骨制成,戴在左手拇指。拾:又名遂,就是射(用熟制兽皮制成的臂衣,著在左臂)。佽(音次):利。调:指箭的重轻和弓的强弱配合得当。射夫:射手。夫是男子的总名。同:聚齐。柴:当作(音渍),积。举:指堆积动物的尸体。这两句说参加打猎的射手都已集合来相助获得禽兽。四黄:四匹黄马。两骖:左右两侧的马。猗:当作倚。不倚:指方向不偏,和中间两马一致。不失其驰:指御不违法则。御和射相配合,有一定法则。舍失:言放箭。如:犹而。破:指射中。舍矢如破:和《秦风·驷》“舍拔则获”句意同,就是说箭一离手就中的。萧萧:马长嘶声。悠悠:闲暇貌。这两句写大猎后整队等待着下令返归时的静肃景象。徒:指步行者。御:指在车上驾驶者。惊:当作警。徒御不警:是用诘问语气说明车上车下都在警戒着(等候周王)。大庖:指周王的厨房。这句说大庖充实,猎获物很多。征:行。有闻:言车行马鸣的声音有所闻。无声:言没有人声。二句说归途中队伍严肃。允:惬当,指周王指挥措施得宜。展:诚。末句称颂这次会合诸侯,选徒行猎,十分成功。
【译文】
猎车修理已完工,马儿整齐速度同。四匹公马多强壮,驾着猎车驶向东。猎车修得很完好,四匹公马大又高。东都甫田有草原,驾车打猎走一遭。国王夏猎有排场,清点随员闹洋洋。树起旗子插上旄,前往敖山狩猎场。诸侯驾着四马来,四马从容又轻快。大红蔽膝金头鞋,共同会猎好气派。扳指臂都齐备,强弓利矢两相配。猎罢射手都集中,助拣猎物抬又背。四匹黄马已驾上,两旁骖马不偏向。往来驰驱有章法,一箭射出就杀伤。耳听马鸣声萧萧,眼望旌旗悠悠飘。驭手机警又严肃,野味厨房充佳肴。国王猎罢归京城,人马整肃寂无声。真是圣明好天子,会猎胜利大有成。
吉日
吉日维戊①,既伯既祷②。田车既好③,四牡孔阜④。升彼大阜⑤,从其群醜⑥。吉日庚午⑦,既差我马⑧。兽之所同⑨,麀鹿麌麌⑩。漆沮之从,天子之所。瞻彼中原,其祁孔有。儦儦俟俟,或群或友。悉率左右,以燕天子。既张我弓,既挟我矢。发彼小豝,殪此大兕。以御宾客,且以酌醴。
【注释】
①维:表示判断之语助词。戊:古人以天干配合地支记日,从第二章“吉日庚午”推知此戊日为戊辰日,即初五。②既伯既祷:祭马神,祈祷多获猎物。伯:马神。③田车:畋猎用的车。④牡:牡马,即公马。孔:甚。阜,肥大。⑤阜:丘陵。⑥从:追逐。群醜,成群的禽兽。醜:众,指禽兽。⑦庚午:初七日。⑧差(chāi):选择。⑨同:指野兽聚集。⑩麀(yú):母鹿。麌麌(yū):群鹿聚集貌。漆沮:是西周境内的二水名,在今陕西省境内。天子之所:指驱逐野兽至周王所在的猎地。中原:山间平原地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