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,嫉妒者有之,不服者亦有之。
李慕白看到榜单后,脸色铁青,狠狠地将手中的书卷摔在地上。他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精心准备了这么久,竟然还是没能将那个乡下小子彻底压下去!
而周济安先生,则将沈青云的那份策论答卷,特意抄录了一份,匿名送到了县令徐子陵的案头。
徐县令看完后,对这篇策论中提出的那些新颖而务实的观点,大为惊叹,连连称赞:“此文作者,必是胸怀丘壑,洞悉民情之辈!若能得此良才辅佐,何愁我青阳县不大治啊!”
他当即吩咐下去,要查明此文作者的身份,并表示要亲自召见。
周济安先生得知县令的反应后,抚须而笑,心中对沈青云这个得意门生,更是充满了期许。
他知道,这颗蒙尘的明珠,终于要开始绽放出它应有的光芒了。
而沈青云,在得知自己的成绩和县令的反应后,心中虽然也有些小小的激动,但更多的,却是一种平静和淡然。
他知道,这只是他科举之路上的一小步。未来的路,还很长,也注定会更加艰难。
他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,更不能因此而停下前进的脚步。
他默默地回到自己那间简陋的厢房,拿起周先生新借给他的书籍,继续潜心苦读起来。
窗外的阳光,透过稀疏的窗棂,洒在他瘦小的身影上,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。
那影子,仿佛预示着,一个寒门稚子,正在用他的智慧和汗水,一步一个脚印地,走向一个更加广阔和光明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