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下客

繁体版 简体版
夜下客 > 抗战:从黄崖洞兵工厂开始崛起 > 第201章 我相信它,更相信我们自己。

第201章 我相信它,更相信我们自己。

“厂长,您真的决定了吗?要不....让我去开吧。¢微*趣/小!税¨网_ ·冕+废+跃¨渎¢”

周洋站在舱梯前,望着穿戴整齐、正系紧肩带的林壹,语气里透出明显的不安。

他不是逞强,只是越亲历整个战机的研制过程,越明白其中每一个零部件有多精密脆弱。

稍有不慎,便是大祸。

林壹洒然一笑,“怎么,你会开?”

“我...我...”周洋一时语塞,他顶多会跑个道,真飞上天,他自然不会操作。

刘科长也走了过来,摘下军帽,站在一旁沉声劝道:“厂长,您要考虑清楚啊....这可不是滑跑测试,这是真正的试飞!”

“我知道您在国外开过飞机,但....这架飞机毕竟没有经过飞行测试。”

“一旦出事连救援的机会都没有....您身为厂长,要是有个闪失,我们该怎么办?”刘科长语气哽咽道。

此时,阳光正盛,滑行道旁的金属挂架反射出一片刺眼白光。

远处负责牵引的卡车正在撤出,地勤组也收起软管、盖上润滑桶,现场仿佛一座即将封闭的舞台,所有人都默默退至幕后,等着林壹一个人走上台前。+三+叶_屋\ ^蕪~错_内+容*

林壹没有立即回答。

他扣紧胸带,低头核对开舱拉索位置,又用指腹轻轻扫过操纵杆两侧的按钮轮廓。

做完这些后,他站首了身,望向两人,语气平静,却带着一种令人无法质疑的从容。

“你们担心的,我都明白。”

林壹开口,语气不重,却清晰、干脆,如精密仪表盘上的指针归位,没有一丝犹豫。

“但你们别忘了——这架飞机从设计、结构,到配线、动力、飞控,全是我们自己搞的。”

“它的每一毫米误差,每一组力学参数,每一根线缆走向,我心里都门儿清。”

“如果连我都不敢坐上去试一试,那这飞机,就不配被送上天。”

他说着,目光不再看他们,而是望向跑道尽头。

阳光下的测距标杆、高脚风旗与延伸而去的混凝土面在高温烘烤中微微扭曲、抖动,如同未曾压制住的引擎怠速波动——躁动不安,又蓄势待发。

“我从不赌命。”他又缓缓补了一句,“我也不希望你们在技术研发与生产上‘赌命’。”

“我们搞技术的,做任何东西,都不是拿来赌的。¨c*h*a`n/g~k`a¨n`s~h-u·.?c¨o,m,”

林壹说这句话时,声音不大,却像某种螺栓咬入金属结构的咔哒声,沉稳、有力,令人无法忽视。

“我们从第一块蒙皮裁切,到最后一颗桨轴锁紧,每一道工艺都是按误差极限在走,每一个部件装配,都反复验证、反复校准,不留空隙,不许侥幸。”

“真正的危险,不在空中,而在图纸里、在我们动手的任何一个环节里——是当我们自己都不确定正不正确,却仍然抱着侥幸往前推进的时候。”

他说着,略微抬头,望了眼那架战机早己收拢好的主翼与密闭的风挡,眼神像在审视某种静止中的生命体。

“现在,我对它没有怀疑。”

“唯有自信。”

“所以它该飞,我也该飞。”

刘科长低下头,手指拧紧了帽沿,终究没有再劝一句。

周洋喉头轻动,像是想说什么,但最终只是退了一步,把舱梯让得更开些。

林壹轻轻颔首,动作干脆地转身跨上舱梯,脚踏金属扶杆,稳稳迈入座舱。

他坐下,插入安全带卡扣,顺手将操纵杆握入掌心。

舱盖在一名技师的协助下缓缓落下,锁扣咬合之声传来,铝合金结构贴合出那道熟悉的密封弧线。

此刻,战机不再是静止的构件,而是一头即将奔袭的钢铁猛兽。

主电源打开,仪表灯光依次亮起。

林壹逐一确认转速表、油压计、燃油余量、电压指针位置,目光在每一个指针之间穿梭,像在翻阅一份熟悉的技术白皮书。

油门杆缓推,发动机低鸣着启动,螺旋桨渐起转速,舱体随之震动,那种震动不是不安,而像肌肉试图舒展骨骼前的本能收缩。

远处风向旗张开,气象组高举风速板报出读数,跑道西端的测距相机对准中心线,红色信号旗缓缓举起——起飞前倒计时,正式开始。

舱内,林壹左手扶杆,右手调整油门,眼神沉静,气息平稳。

发动机运转己趋于稳定,缸体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