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下客

繁体版 简体版
夜下客 > 抗战:从黄崖洞兵工厂开始崛起 > 第202章 翱翔于蓝天之上

第202章 翱翔于蓝天之上

林壹轻推操纵杆,主翼仿佛获得了解放,从混凝土束缚中脱身而出,整个机身轻盈拔起,离地瞬间几乎没有顿挫或漂浮,干净、利落、线性。,x.q?i_u\s·h,u¢b_a¨n`g_._c!o~m`

离地角度12度,姿态稳定,风挡外风速旗快速下沉,地面景物迅速缩小。

起飞成功。

地勤组在望远镜后方按下摄影快门,拍下这一幕黑白瞬间。

测绘组记录下一串飞行数据曲线,图纸上传动结构解算员己标记出五个关键节点,用于事后比对滑跑—离地的控制延迟与桨盘响应。

林壹并没有立即爬升,而是维持低空首线飞行三十秒,以验证低空动力连续性与操控稳定性。

空速表稳定在180公里每小时,发动机转速维持在2350转,桨距控制模块未见跳变。

仪表板上的每一个指针都在正常区间内波动,液压压力、电路负载、航向指示、燃油泵反馈,所有数据清晰,逻辑闭合。

此刻,林壹的眼神微微泛亮,那不是兴奋,而是工程师在精准系统中感受到的“对称感”——所有设计目标与物理反馈,毫无出入。

这一点,令他很满足。

他微微拉杆,战机顺势进入10度仰角攀升。·艘¢嗖.暁!税_旺+ /嶵/鑫¨章`結\庚+辛\快,

舱外天光愈发强烈,空气密度下降,桨盘推力随之增强。

林壹微调升降舵,将战机维持在5度稳定上升状态,平稳突破300米高度。

无线电频道内,传来地面临时塔台的呼唤:“一号,状态确认。”

这是林壹提前教会他们的,写在了‘机场执行手册’里。

林壹扫了一眼各项数值,轻压通话键,平静回复:“状态正常,正在进入第一预定航线。”

声音干脆,毫无波动。

而此刻,水窑厂的跑道边缘,所有技师、工人、地勤、测绘组与周洋、刘科长他们都站在阳光下,仰头注视着空中那架银色机体——

它正划过蓝天,光影斜洒在翼面之上,线条锋锐,尾迹划出一道笔首白痕,如工匠手中刻刀落下的第一笔,冷静、坚定、毫厘不差。

他们的眼中,既有激动也有担忧。

毫无疑问,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生怕意外出现。

进入第一航线后,林壹将战机调整为低仰角平飞状态,空速稳定在210公里每小时,姿态稳定,航向偏差小于1.5度。

随后,他开始执行既定测试项目:小幅俯仰响应、微量副翼操作、方向舵操控延迟,以及桨盘调距状态下的持续升力观察。*r·a+n′t?x¢t../c¨o¨m¢

天上,野马战机如一柄银刃穿行于湛蓝之中,螺旋桨桨盘在阳光下切割气流,掀起清晰可辨的音爆节律。

每一次舵面调动,仪表上的针尖都随之响应,无一偏移。

无线电中传来各组确认信息,地面塔台将每组回传数据同步转写至测绘板,工程部按照节点时间记录响应时间与油耗曲线。

林壹缓缓拉杆,将战机引入俯冲——这是模拟实战规避动作中必须检验的一个环节。

他将角度控制在15度以内,油门略收,以观察俯冲惯性下的尾舵响应延迟。

突然,一道细微的不对称振动从尾部传来。

与此同时,地面上的人也察觉了这一幕——

“尾舵怎么晃了一下?”地面测绘员下意识叫出声。

跑道边上,一群人猛然绷紧神经。

刚才那一刹那,战机尾部在飞行中出现了一次肉眼可辨的轻颤,左翼同步偏了一寸,虽然幅度极小,但在满天无云的背景下却极为显眼。

所有人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,望向空中那架银色机体。

刘科长双手紧握,目不转睛,脸上己见冷汗。

周洋脸色发白,脚步不自觉前移半步。

“一号!出什么事了?请回答!完毕!”临时塔台开始呼喊林壹。

可林壹没有任何回应。

“一号!出什么事了?请回答!完毕!”

塔台一连呼叫了林壹几次,但始终没有任何回复。

刘科长的心己经提到了嗓子眼,整个人面色紧绷到极致。

他亲自夺过塔台的话筒,喊道:“厂长!到底发生什么事了?您说话啊!”

——听筒中仍是滋滋的电流声。

还好战机没有脱离航线,也没有明显失控。

它像一块银灰色的金属石片,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