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副如丧考妣的表情看在眼里。
前几天她再次传召周昭仪时,原本对方还想跟她玩心眼子。
但当她拿出审计院汇总的账本,照着念了几句关键处,周昭仪顿时吓得脸色苍白,乖乖吐露了周硕藏匿账本的地点。
闫琅连夜潜入周府,不仅将账本原样抄录,更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原本放回原处,连机关上的灰尘都分毫不差地复原。
原本姜蕤以为周硕此人,人如其名,是个贪得无厌的硕鼠。
一开始因为书中对周昭仪结局的描述,让她对此人有了几分恻隐之心。
但那之后批阅奏章时,她意外发现此人还有个难得的优点——他从不欺压下属,麾下聚集了一批真正有才干的人。
她也曾派人暗访过,那些人私底下对他的评价都还不错,足可见其御下之能。
正是因为这些缘由,姜蕤决定放他一马。这人寒门出身,却能官至大司农,绝对是有真才实干的。
一时走错路不要紧,一首走错路那才是真的完犊子。
今天这步棋,正是要将他从崔党中彻底剥离。
姜蕤心知肚明,崔渊手中必定握着周硕致命的把柄。
否则,当日周昭仪声泪俱下地苦苦哀求,他怎么会依然不为所动?
书中记载周昭仪香消玉殒后,周硕性情骤变。
想来崔渊手中拿捏的,多半是与这位深宫明珠性命攸关的把柄。
至于具体是什么,就要看周昭仪自己的本事了。
能救的,她自然会施以援手。若他非要一条道走到黑,那她也只能按律严办了。
毕竟,佛渡有缘人,难救该死鬼!
朝堂之上,崔渊阴鸷的目光如毒蛇般扫过。
那些被弹劾的官员在他的注视下,一个个俯首认罪,将全部罪责揽到自己身上,硬生生将崔渊摘了个干干净净。
最终,崔渊仅得了“御下不严”这一轻描淡写的罪名。
他知道这是天子与他做的交换——用这轻巧的罪名,换他安静接受改制。
姜蕤自然也清楚崔渊根基深厚,目前手里的东西,想要一次性扳倒他很难。
所以才会选择在今天发难,既断了他大半羽翼,又让他被动闭麦,一举两得,各生欢喜。
至于其他的——来日方长,总有清算的时候。